山村特殊孩子的引路人——记2010届校友,2022全国最美教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蒙芳
蒙芳,女,我校2010届校友,中小学高级教师,江西省中小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为上犹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2022年8月获全国“最美教师”称号,2021年2月荣膺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她还先后被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好人”、“江西好人”、“新时代赣鄱先锋”等称号;2022年9月入选江西省首批“赣鄱名师名校长启航工程—高峰计划名校长”培养对象;2021年分别参加省、市、县党代会。
作为一名党员,她与学校团队一起,着力培养好一名特生,本着减轻一个家庭负担,点燃一个家庭希望为己任。建校8年间,开办了县第一个幼儿康复部,免费为147名智力残疾儿童提供早期康复训练;8年间与老师们进行了1万多人次送教上门活动,研究出“三定三查”本土化的送教模式。2021年9月,与上犹中等专业学校开展联合办学,探究“职特融合”办学模式,开办了志坚中专班,在赣南大地上率先实现了国家提出的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职非义务教育阶段两端延伸的要求。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她带领团队实现了上犹300多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上学,上好学的目标,为上犹乡村振兴助力。
她主持过6个省部级课题研究,参与10多项课题研究。2018年主持省级课题《整合各类资源,提高智障学生生存能力的实践与研究》已结题。2019年,主持《县级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支持保障体系构建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被列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并结题。2022年《县级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向中等职业教育延伸发展支持保障体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被列为江西省基础教育重点课题。辅导学生参加县、市、省部级各级各类竞赛,有20多人次获奖。撰写的论文有30多篇分别在省、市、国家级获奖或发表,指导青年教师竞赛20人次获奖。进行县、市党政思想宣讲10多场,省、市、县师德师风宣讲和专业讲座30多场,相关媒体报道60多次。2021年9月11央视17套《三农群英汇》对所在学校工作进行25分钟专题报道。
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吃苦奉献,奋勇拼搏,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十年特教之路,一路风风雨雨,她披荆斩棘,砥砺奋进,闯出了一片广阔蓝天,为特殊孩子撒下了灿烂的光辉。
修身正己,开拓创新
她心系学生,润物无声,用爱心、细心、恒心对待特殊的孩子,勤廉治校,塑造良好校风。她日夜耕耘,从教学实践中总结提高,从学校管理中完善进步,在教学改革中迈入新的境界。不畏步履维艰,蒙芳一直在探索、在努力。2017年11月,经过刻苦努力,她成功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从开办时的“门外汉”华丽转变为特殊教育“专业能手”。
作为校长,不仅自身业务要过硬,更要带好团队。
在教学上,蒙芳从不落下一堂公开课、一次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都亲力亲为,对年轻教师更是耐心给予指导,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他们、引导他们。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蒙芳在特殊教育领域的经验和感悟也越来越多。她带领老师们不断尝试,开创了学校的校本课程、个训课、补偿课等。
职特融合,心系学生
她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心系学生,关爱学生。学校开办初,蒙芳发现很多入学的残疾儿童因为经济困难、家长认知不够等原因,错过了最佳的康复期。尽管当时学校师资匮乏,但做为一名党员,她勇担责任,为这些家庭撑起一片天。
2014年9月在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开办了全县第一个智力残疾幼儿康复部,至今已免费为全县147名0—7岁智力残疾儿童提供早期康复训练,减轻贫困家庭负担,为精准扶贫助力。
为了更好的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她与团队充分进行市场调研,2021年秋季,与上犹中等专业学校进行融合办学,开办了志坚中专班,因地制宜,因生而异开设了烘焙、酒店管理、园艺、汽车美容等专业课。通过特校就读和职业中专就读的多元化模式,实现县级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向上延伸的发展目标。对特殊教育初中毕业生进一步接受职中教育开辟了渠道,为他们学习职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融入社会打下基础,该校提前4年实现了学前幼儿康复教育到职业中专延伸的15年特殊教育体系,助力特殊学生更好的融入大众社会。
担当作为,勤奋廉洁
她认真履行党员职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学校开办之初,硬件设施薄弱,校园文化更像一张白纸,学校的影响力、美誉度甚微。如何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让残疾儿童有良好学习环境?蒙芳带领团队一起奋斗、逐梦。
建校以来,争取捐资捐物达180多万元,为学生添置了宿舍床上用品,建起了学校文化长廊、电子显示屏、食育工作坊、酒店情景室、星语星空室、录播教室等设施设备,满足了特殊学生教育教学、特长发展、康复训练及职业培训的需要。
重度脑瘫儿小玮,四肢运动能力严重萎缩,终日卧床,无法到校学习。但他乐观坚强,能跟随音乐的节拍“动”起来。蒙芳没有忘记像小玮这样的53名重度残疾孩子。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2014年9月始,蒙芳启动“爱与责任的延续”工程,在校内成立了八个送教小组,与学校老师奔赴全县14个乡镇。走山路、过溪涧,8年来,围绕“四送”即送教学、送康复、送培训、送温暖,推出“三定三查”(即定时间、定人员、定内容、查经费、查档案、查成效)本土化的送教模式,累计进行了一万多人次送教上门活动。
送教工作中,她与团队严格遵守三不原则:不吃家长一饭,不拿家长一物,不伤孩子一言。树立了良好的老师形象,也为这些特殊孩子及家庭带去了希望。
学校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工程项目的老板,想邀请她与中层干部吃饭,她总是拒绝。她说:项目质量的保障,后续的维护做好,就是最好的礼物。如果您有这份心意,就请帮助我们特殊孩子,为孩子献一份爱心吧。就这样,学校收到了3000元的爱心捐款,这位老板的姓名也永远镌刻在学校的爱心丰碑上。就这样,将这样的行为变成了一次次的爱心善举,渐渐地,一些老板每年的助残日,都会来学校看望学生,捐资捐物,形成扶残助学的良好氛围。
蒙芳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还时常教育提醒学校中层干部不铺张浪费,不损公肥私。学校总务处95后吴华东老师戏说:我跟蒙校学会了“抠门”。凡事要货比三家,要议价压价,要看人品,看成品,看实地,看过程,看诚信,看售后……同时,帐要明,数要清,一分钱,都要心中有数,用在实处。清清白白做好自己,明明白白做好事情。
她不仅严守底线红线,遵纪守法,还时常组织教职工学法守纪。疫情期间,有的外地教师住校无法回家见孩子,心中思家,但却依然守纪不给集体添乱坚持在校四个多月。有的教师送教路远,需要一整天,仍然坚持不在学生家中吃饭,不拿家长一物。有的教师被学生推打,宁愿自己偷偷地哭泣,也不会拿孩子撒气……她是这样做的,老师们也是这样做的。这支队伍,爱岗敬业、纪律严明,被大家称为上犹“特种兵”。
如今,学校从建设初期到发展为国家“十三五”课题全国重点特色实验学校。蒙芳作为一名党员,她把初心使命铭记于心,责任担当实践于行,守正廉洁,耕耘不辍,从最初的业界观望者到如今成为特殊儿童的引路人。